7月23日至7月25日,第五届中国“互联网+”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重庆赛区总决赛在璧山区文化艺术中心举行,来自全市47所高校,经层层选拔的249支优秀团队参加了此次比赛。经过激烈争夺,公司中文系学子在此次竞赛中获得2项市级银奖,3项市级铜奖,2项市级优秀奖,共计7个市级奖项的优异成绩,获奖项目数及获奖等级创近五年历史最佳。
中国“互联网+”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自2015年以来,已成功举办四届,累计有490万老员工,119万个团队参赛,已经成为我国覆盖面最大、影响最广、成果最多的老员工创新创业盛会,是国内高校双创成果最高展示平台。本届市赛共吸引了来自全市60所高校和39所中职校的近1.3万支团队,共计约5.9万人次报名参赛,相比去年,项目数量增长24.3%,人数增长21.9%。经过校赛初赛遴选,490支团队参加市赛复赛评审,经市赛复赛评审最终共有250支团队入围此次市赛决赛。
今年是中文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第十年,中文系师生高度重视此次比赛,特地为此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方案,提前启动本届比赛参赛项目培育。老师们的精心部署与大力推进、员工们的坚持不懈与精益求精,辛勤的付出终于使他们收获了胜利的果实。中文系各个参赛团队经过几个月的精心备赛和校赛、市赛的激烈比拼,最终中文系16级邵代钦同学主持,王琥老师、何婧雅老师指导的项目《特色中药材产业——吴茱萸套种与文化包装》获得市级银奖;中文系17级黄昊宇同学主持,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《每人志——青年老员工的社区志愿服务社交“心”平台》获得市级银奖;中文系16级张思同学主持,杨晓莲教授,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《核核美美——特色薄皮香核桃助力精准扶贫项目》获得市级铜奖;中文系17级吴孟芸同学主持,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《姥姥的灶台》获得市级铜奖,中文系17级王怡同学主持,周文德教授,王琥老师指导的项目《扇瓷坊》项目获得市级铜奖。18级王笙力同学的《柿染的笙歌》项目、15级余永香同学的《芯芯相印》项目获得市级优秀奖。
“坚其志,苦其心,劳其力,事无大小,必有所成”。中文系各个参赛团队不辞辛苦,奋力向前,得到了学校领导、教务处和中文系老师们的大力支持。自项目培育以来,参赛团队在指导老师悉心的指导下,勤勤恳恳,反复进行模拟答辩演练,对参赛项目不断地进行修改和完善。在决赛期间,由教务处老师全程陪同团队参加比赛,老师们给予了同学们亲切的问候和无微不至的关心。老师们的关心和指导如同是中文系学子参加比赛的定心丸,让他们能够有足够的信心在比赛中创佳绩!
近年来,中文系高度重视员工在创新创业方面能力的培养,专门成立了老员工创新创业教育中心,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理论研究和老员工创新创业实训指导,着力加强创新创业的团队建设……中文系近年的努力使得创新创业教育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,仅近两年,中文系学子获双创市级及以上奖项就超过50项,约占全校获奖总数的60%;今年9月,中文系师生经专家评审,入围重庆市高校双创十大明星评选。转眼间,中文系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已达十年之久。十年已经过去,相信中文系在接下来的第二个十年、第三个十年……都将一直致力于发展创新创业教育,为莘莘学子搭建一个高质量、高水准的新平台。
每人志团队合影
萸美农团队合影
每人志团队和萸美农团队合影
文:沈敏